在办领导的统筹和积极支持动下,本人有幸和来自全省各级外事侨务领导干部共14人赴美国开展为期18天的“提升贵州省外事侨务干部国际合作项目创新能力专题培训班”项目。来自美国高校、智库等机构的国际关系领域的专家学者共17人次为培训团干部就国际关系基本理论、美国外交政策制定方针、美国大选后中美关系走向等问题做了相关授课及分析。此外,培训团成员还分别拜访了加州圣迭戈市、新泽西州纽瓦克市市政相关负责人;拜会了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及洛杉矶国际访客协会等国际友好NGO组织。培训成果丰富。
一、成果及收获
1.更深层次了解美国大选机制
培训团抵达美国期间正值大选进入白热化阶段。美国社区街头、居民后院随处可见支持者打出的标语,各电视台更是全天无间断地为大选造势。即使是在选举结果出来后,学生游行、民众示威也依然随处可见。民众对于选总统这件事儿的关注度之高让我本人涨了见识。
为何美国人这么在乎自己的总统是谁?既然是一人一票选出来的总统为何反对浪潮如此之高呢?我的疑问在第三天的课堂上得到了解答。首先美国的总统作为美国三权分立制度里的统帅,他一定是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来自共和党与民主党派的不同候选人代表着不同党派立场及其传统,所提出的竞选主张自然会很大程度影响百姓的生活及国家的发展。例如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就曾经提到过要打击墨西哥非法移民。本来以为这一点会令他会失去许多拉丁裔的支持。但是根据大数据分析,拉丁裔的支持率居然高于预期。这也许就是“公交车理论”的最好体现。同样希拉里在竞选中提出为学生提供无息贷款,赢得了年轻人的拥护。因此当特朗普获选后,我们也亲目了学生上街游行闹事。由此可见,美国大选与民众的生活、利益息息相关。
美国的总统是一人一票选出来的么?并不全是。美国总统大选采取的是选举人团制(electoral college),而非我们所理解的全民公投。所谓的选举人团制即指:候选人获得一个州超过半数的普通选票即获得该州全部选举人(参议员票+众议员票之和)选票。美国人口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美国东西两岸。如果按照全民公投的方式进行,总统候选人们就只需要在东西两岸进行拉票,赢得支持即可。这对美国中部地区的发展不利。选举人团制能够最大程度地兼顾美国各地尤其是中部的公平与发展。
2.美国大选结果对美国及中美关系的影响
特朗普并非传统政治家,当这样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商人获选美国总统,各位专家老师都表示很难预测他执政后的风格及走向。不过无论如何,大家相信在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下,哪怕是作为总统,其能力也是有限的。目前,根据特朗普竞选的主张分析,在国内方面他将力振美国制造业及实体经济;在外交政策方面他主张缩减美国不必要的军费开支(尤其改变在海外过度承当军事责任的现状);在国际贸易方面特朗普反对全球化,有可能拿中美贸易做文章。
无论特朗普最后会以哪一种姿态上台,各位老师及专家都一致认为美国总统候选人在竞选期间的言论并不能代表其上台后的做法。也许只有当特朗普真正坐上总统宝座,才能体会“当家才知油米贵”的难处。因此,专家老师都认为,短时间内美国的外交政策不会有大幅度变化。
3.对美国当前社会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全球化与反全球化:作为全球化收益最大的国家之一,美国人民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世界上的各类产品都可以通过低廉的价格轻松获得,百姓生活安逸富足。然而随着全球化在美国以涌入的移民及严峻的就业等形式凸显时,美国反对全球化的呼声越来越高。特朗普的选票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美国中西部。在竞选演讲和辩论中,他多次提出要通过新的税收政策鼓励美国资本和企业回流,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重新修改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退出跨太平洋自由贸易协定等等。而这些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经济政策核心,是反自由贸易和全球化。特朗普的当选也反应了这种反全球化在普通民众中也有相当市场。
传统价值观与新价值观:在美国西东大学学习期间,代表团成员找不到男、女洗手间。因为在奥巴马政府期间通过的一条法案已经把相当一部分的洗手间改为了“无性别洗手间”Unisex Restroom。加上前段时间美国部分州法律通过了运行同性恋结婚法案,美国基督教、天主教等传统价值观正在接受经济、社会、多文化冲击所带来的新价值观的挑战。
种族主义带来的分裂与融合:作为美国社会多年来的顽症之一,目前种族主义又有抬头之势。前不久,在美国爆发了多起针对有色人种的案件,不仅激化了美国的种族矛盾,同时又强化了种族团结,从而造成社会底层进一步的分裂。而有趣的是,在美国政坛、时尚圈、娱乐圈、体育圈等上层社会涌现的大量黑人政客、明星、名媛及社会活动人士等又在不断缩小着种族隔阂与差距。当今美国社会呈现出特有的种族现象:上层在不断融合,底层在不断分裂与激化。
移民政策的进与退:美国被称为“世界人才的收割机”,一方面通过国际教育政策吸收着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家庭的大笔积蓄,同时又将高端优秀人才留在国内发展其科技及经济。可以说其移民政策为其经济发展做了很大贡献。而如今,当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涌入,美国自身的就业、医保、社会结构等都在悄然变化。更不用提非法移民在美国造成的社会负担。因此,当特朗普看到当前移民带来的社会问题,提出要收紧移民政策、打击非法移民,甚至在边境“修长城”等口号,很快帮他赢得了大量民众支持。这种支持从某种程度而言也反应了美国民众对当前移民政策的态度。
二、个人体会及工作设想
通过此次培训,对我而言最重要的一点收获就是:中美关系不仅是国家和国家之间的事,做好地方外事工作也会推动中美关系的进步。
l.地方友好交流工作对中美关系具有促进作用。美国的政治属于地方政治。参、众两院中许多重要岗位就都是由来自各州的议员担当。参议员六年选一次,众议员两年选一次。他们的选举基础皆来自于民间,可见来自地方的底层力量对美国的上层政治是有实在的影响力的。针对我省现有的友好省州内布拉斯加州及处在交往起步阶段的亚利桑那州我们可以通过开展青少年交流、学校交流来影响一些家庭、一些社区,从而培育民间友好力量;此外还可以通过美国友好组织(例如: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邀请、接待州议员团来黔推动实质交往。
2.培养人脉,颁发友好证书。在拜访圣迭戈市期间,圣迭戈市政府分别为培训团每位成员颁发市长签署的“友好证书”。这种简单的方式一方面给对方带来一定的收获感、成就感;另一方面对于今后系统化科学管理友好人脉也是有益之举;最后,可以在证书上可以要求被授予人“自动维护我省良好形象和名誉”,对友好人士言行提出一定的要求。我办可以考虑通过这种办法来涵养人脉。
3.研究听故事人心理,讲好贵州故事。 好故事不应该只有经济和数字,更应该让人从心底喜欢,并愿意为之宣传。美国令人印象深刻的“好故事”有很多:好莱坞大片、麦当劳快餐、NBA比赛等从来都不是由经济数据和基础设施建设来体现的。当前“中国威胁论”等思想在美国依然很有市场。任何经济增长、基础设施建设等城市发展在当前的情况下,都更容易让别人把我们几辈人的努力与威胁论挂上钩。从细、小角度入手,打动人心。这样想来,“讲好贵州故事”绝对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尚佳篇章:我们有民族、我们有生态、我们有文化,我们有发展、我们世代人民为消除贫困做了太多努力。其中有多少闪着光的贵州故事值得我们去发掘、讲述。
4.运用项目管理知识精心设计接待方案,发掘贵州闪光点。 一是对来访团组进行前期调查、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制定多套接待计划,为决策层提供建议。根据我对到访贵州的美国代表团的有限观察,我认为美国人首先关心经济;其次关心公平(女性儿童权益、民生百姓及选举制度);然后关心文化融合;最后有部分人希望了解中国近代历史。二是珍惜来访机会,多与外宾交流,穿插讲述“贵州故事”,在完成主要目的的前提下,安排“民生文化小点”(如:阳明路花鸟市场、黔灵公园晨练、甲秀楼饮茶、周末集市、社区便民窗口等);三是从不同角度展现多彩。可以带团到森林公园体验我省良好的自然环境;安排团组赴图云关讲述抗战年代来自世界30多个援华医生曾经与贵州人民同甘共苦、生死与共的国际友谊等。四是开展“贵州一课”项目:在外办一个影音室设“文化讲堂”,语言干部经过培训,给时间有限、无法亲身感受贵州的宾客进行“贵州一课”的讲解。“贵州一课”宣传片可以与电视台共同合作,高浓度概况贵州的历史、文化、风土、乡情。结束后,颁发友好证书。五是对代表团重要成员进行保持交往。
5.对外交往不宜再以西部欠发达、贫困省份自居。在过去,西部群山环绕的地理环境给我们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障碍。而今,当我省已成功地将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转化为我省独特优势的情况下,个人认为这种谦虚的说法不一定能引起外宾共鸣,甚至有可能让外宾产生疑惑或反感。
三、总结
18天的培训收获丰富、感悟良多。我非常感谢各位办领导能够为我们创造这样的好机会:不但能够睁眼看到世界,更看到了当前地方外事友好工作的意义和作用,并确定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我也会将此行的所见、所闻、所想积极运用到工作中,为地方外事、国家外交做出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