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人是华侨?
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
2.什么人是归侨(归国华侨)?
归侨是指回国定居的华侨。不论年龄大小和何时回国,都是归侨。来华定居的外籍华人在恢复中国国籍后,也称归侨。
3.哪些人算作侨眷?
侨眷是指华侨、归侨在国内的眷属。包括:华侨、归侨的配偶,父母,子女及其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同华侨、归侨有长期抚养关系的其他亲属。外籍华人在华的具有中国籍的眷属,视同侨眷。
4.什么人是外籍华人?
外籍华人是指华侨或华侨后裔,已加入或已取得居住国国籍者。
5.关于对“国外定居”的解释有哪些?
国外定居是指中国公民已经取得住在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
中国居民虽未取得住在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但已经取得住在国连续5年(含5年)以上合法居留资格,并在国外居住,视同定居。
出国留学生(包括公派和自费)在外学习期间,不被视为定居。
因公出国人员(包括劳务人员)在外工作期间,不被视为定居。
6.归侨、侨眷的身份由什么机构认定?
由其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侨务工作的机构,根据本人申请审核认定。
7.确认归侨和侨眷身份需提供哪些材料?
确认归侨身份:应持所在单位或者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本人工作单位根据档案材料出具的证明,其它有效证件(如外国出生证明、居住证明、我国驻外使领馆证明等)。
确认侨眷身份:
(1)华侨或归侨的证明,或我驻外使领馆出具或认证的在国外定居的证明;
(2)户籍登记机关或公证机关出具的申请人与上述人员之间亲属关系证明;
(3)所在单位组织部门提供的个人有关档案记载。
8.确认华侨身份的主要材料有哪些?
(1)华侨在侨居国就业、谋生、定居时间的各种证明材料,包括身份证、居留证、出生证等证件;使领馆、侨团、公证机关出具的证明等等;
(2)公安派出所户口记载的出国或回国时间;
(3)所在(原)单位组织部门提供的个人有关档案记载;
(4)各种历史档案、资料的有关记载;
(5)侨务部门了解、掌握的能证实当时身份的材料;
(6)其它。
9.外籍华人眷属和港澳同胞眷属是否侨务工作对象?
根据《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办法》第27条规定,港澳特别行政区居民居住在本省的眷属和外籍华人居住在本省的眷属,可以参照执行。
10.归侨、侨眷报考中等或高等学校有何照顾?
《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归侨、归侨子女和华侨子女在本省报考普通高等学校时,凭省侨务工作机构出具的证明,给予考试总分加10分照顾。
除前款规定之外的侨眷及其子女在本省报考省属高等学校,凭省侨务工作机构出具的证明,给予考试总分加10分照顾。
归侨、侨眷及其子女在本省报考其他各类中等学校时,凭市、州、地侨务工作机构出具的证明,给予适当照顾。
11.归侨、侨眷申请出境自费留学有何规定?
在获得前往国家或者地区入境签证前,所在单位或者学校不得因其申请出境自费学习而强行其办理停薪、停职、免职、辞职、自动离职、解除劳动关系或者退学、停学等手续。自费出国学习后,允许协议保留公职或学籍1年。
12.归侨、侨眷因私出境可享受什么照顾?
归侨、侨眷申请出境定居,在获得前往国家或者地区入境签证前,所在单位不得因其申请出境定居而强行其办理停薪、停职、免职、辞职、自动离职、解除劳动关系等手续。
13.归侨、侨眷职工出境探亲,其假期如何规定?
未婚归侨、侨眷职工出境探望父母,四年以上(含四年)一次的,给假四个月;三年一次的,七十天;一年或两年一次的,按国家有关规定给假。
已婚归侨、侨眷职工出境探望父母,每四年给假一次,假期为四十天,不予累计。
出境探望配偶的,四年以上(含四年)一次的,给假半年;不足四年的,按每年给假一个月计算。
出境探望在境外定居的子女的,探亲假期、工资、国内段旅费等待遇,比照出境探望父母的规定办理。
14.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归侨职工其退休金有何规定?
《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归侨职工,工龄满30年退休的,退休金不足100%的,由所在单位补足。
15.华侨回国定居如何申请?
应当向省侨办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华侨回国定居申请表》,经公安机关审批后颁发《华侨回国定居证》。